柱礎石是古代建筑中的構件之一。它承載著整個建筑物的重量,是房屋結構的組成部分。柱礎石的種類基本上可分為覆盆式、圓鼓式、覆斗式、基座式。下面,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。
1.覆盆式:就像是倒扣在地上的水盆,下口大些,上口小些,根據(jù)其上是否有雕刻裝飾,又分為素面和雕刻兩種。
2.覆斗式:就像一個倒扣在地上的“斗”。斗是古代建筑中一個的構件,與拱合成為斗栱。覆斗式柱礎石是一種復雜式的構件,它是在這個的基礎上,通過雕刻加工柱頂石成為具有四條腿的“幾”字形,在幾字形的每條腿和兩腿之間雕刻花草、動物等。
3.圓鼓式:整個柱礎形如一只我們敲的鼓,中間鼓肚大,上下口都小了些,鼓身上可以雕刻蓮花魚福,鼓上雕刻鼓釘。
4.基座式: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柱礎形制,多用須彌座,座的上下有枋,中段為收縮進去的束腰,整體造型端莊。
上述是柱礎石的基本形式介紹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